3月7日⠧公告稱,將“湖南天心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”的預定完工時間由2025年3月延期至2027年3月。尤其是在公司近年頻繁調整募投項目的背景下,此次延期再度引發市場關注。
募投項目延期兩年:技術迭代與合規壓力下的調整
公告顯示,科技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 8,497.59 萬元,原計劃於 2025 年 3 月建成。該項目包含數字化中心、疫病控製與淨化中心、遺傳育種中心等六大板塊,旨在提升生豬養殖全產業鏈的技術水平。新五豐表示,延期主要因項目專業性強、結構複雜,且需適應行業技術快速迭代及安全環保、自動化等新規範要求。公司強調,延期未改變項目實施主體、投資規模及用途,不會對日常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並非新五豐首次調整募投項目。2024 年 7 月,公司曾將 “湖南天心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會同縣廣木 6000 頭核心種豬場建設項目” 剩餘資金 2.73 億元轉投 “郴州天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 60 萬噸豬料新質工廠建設項目”;同年 12 月,又將 “年產 18 萬噸生豬全價配合飼料廠建設項目”、“漢壽高新區年產 24 萬噸飼料廠建設項目” 結項,並將節餘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。頻繁的調整引發市場對其項目規劃穩定性的質疑。
資金使用效率存疑
新五豐此次延期的科技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截至 2025 年 1 月僅投入 983.24 萬元,進度不足 12%。而公司整體募投項目累計投入 9.89 億元,占調整後募資總額 15.28 億元的 64.7%。其中,“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” 項目實際投入 5.69 億元。
市場對新五豐資金使用效率的擔憂由來已久。2023 年 6 月,公司通過定增募資 15.28 億元,其中近 40% 用於補充流動資金。截至 2024 年三季,公司貨幣資金14.5億元,短期借款卻高達19.22億元,財務杠杆率持續攀升。
行業挑戰與戰略困境:生豬產業鏈的 “陣痛期”
新五豐的募投項目調整折射出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的深層矛盾。當前,國內生豬產能過剩、價格低迷,疊加飼料成本高企,養殖企業普遍承壓。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,2024 年全國生豬出欄量達 7億頭,同比下降3.3%,生豬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上升。在此背景下,新五豐2024年淨利潤同比扭虧為盈。但是不能忽視的是,2024年8月豬價又開始回落。
在生豬行業深度調整期,新五豐的戰略選擇麵臨多重考驗。一方麵,延期科技研發項目可能延緩其技術升級進程,在智能化養殖領域落後於、等頭部企業;另一方麵,收縮資本開支雖可緩解短期壓力,但也可能錯失行業整合機遇。
業內人士建議,新五豐需明確長期戰略定位,避免頻繁調整募投項目導致資源分散。同時,應加強與控股股東的協同,優化資本結構,降低財務風險。對於投資者而言,需持續關注公司後續項目進展、現金流管理及行業複蘇信號,以評估其長期投資價值。
(注:本文係AI工具輔助創作完成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)
本文由前赴後繼網新五豐募投項目延期:近年頻繁調整募投項目 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前赴後繼網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今年24省上調最低工資 平均增幅略低於去年”